开发商买房人都进入观望期 久违特价房或重出江湖

2017年7月13日

虽然从来没有被明确提出,但目前北京入市的新盘存在一条隐藏的红线,8万元/平方米,几乎已经成为共识。从今年3月17日一系列房地产调控组合拳推出以来,还没有一个入市新盘能够成功跨越这条红线。限住了高价盘入市的同时,这条线还带来了另一个影响,近期入市新盘取证价格极为接近。有了购房意向,在同样的预算下,购房人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尤其是前几年土地供应集中的京西南片区,西南二环楼盘的价格直接影响了本计划在四环、五环甚至六环置业的购房人的买房节奏,他们开始在多个楼盘的比较中观望。有业内人士坦言,如果这样的市场情况一直持续,北京楼市久违的特价房会重出江湖。

西南二环限价新盘的价格 限住了门头沟购房人的出手

如果时光倒流几年,房地产业内人士告诉你,购买三、四环平层项目的和购买六环外平层项目的,可能是同一批购房人,你会信吗?但近期,事实就是这样的。

从今年3月17日北京房地产调控升级以来,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站信息显示,北京新入市的楼盘,获批的最高价格是中国玺(亚林上苑)的79458.99元/平方米。虽然是一房难求,而且大部分房源是2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产品,但这个位于西南二环楼盘的售价却影响了整个西南片区。

一位近期几乎看过西南板块所有新盘的购房人方先生告诉《广厦时代》,南四环外、门头沟这两个新盘集中的地方近期他都转过好几次了,没开盘正在蓄客的,给出的报价都差不了太多,虽然从地理空间上看,位置相距很远,但价格上差距并没有那么大。已经开盘的项目,目前的价格,还是很难让他立刻决定出手。尤其是看到中国玺的售价,虽然户型大、总价高,但毕竟单价在衬托,他更觉得7万元单价买门头沟有点不值。

方先生表示,以他前段时间看的一个门头沟的楼盘为例,120平方米不到的户型,总价八百多万元,均价相当于不到7万元/平方米,这已经比他最初看房时销售的报价稍微低了些,但他还是有些犹豫。因为他近期还看了南四环外的一个项目,有130平方米不到的四居,他对那个户型比较喜欢,估计1000万元以内也能拿下,想等那个项目开盘出来价格了再比较下。方先生工作在金融街,他觉得这两个地方的交通对他来说都算方便,相差不大,但南四环的项目现在就已经通了地铁,价格稍微高一点的话,他觉得还是南四环值一些。

隐藏的新盘限价红线拉近了西南二环与门头沟新盘的价格距离,同样也让这些项目的客群在无限接近。有项目开发商就坦言,以前做项目,从来没想过六环外的项目会和三环、四环的项目形成竞争。虽然每个项目为赢得购房者的青睐都给出了自己的各种价值点,环境牌、规划牌、户型牌、配套牌……但无论开发商怎么使出浑身解数,最影响购房人决策的因素——价格,就摆在那里。这些项目的操盘手近期都在面临一个难题,如果不在价格上有所牺牲,那购房人就会在几个不同的项目里来回观望。

开盘当日实际售价 不再高于报价与预期

在房地产市场火爆的那几年,开发商开盘价往往是这么来的:开盘前几个月,先在市场上放出口风,大概传出一个性价比高的价格,人们纷纷闻声而动前去排卡排号。开发商开盘时根据排卡排号人数和房源的对比,会开出不同的价格,排队的人越多,开盘价格就越高,毕竟客户的基数在那里摆着,一共几百套房,挤走一批购买意愿不强烈的,剩下的就是真正的需求者。这就是为什么前几年热销楼盘被广为诟病的原因。

而眼下的市场有所不同,新盘开盘价往下走。

新盘扎堆的区域,买房人因选择空间大、价格相差小而观望。而一些新盘没有那么集中的区域,热销则是建立在牺牲一定利润的基础上。虽然近期项目取得预售许可证的价格多在7万元上下,但实际的成交价格大多都比获批价格低出不少,同时开发商也想出各种办法,提升新盘的性价比。

小麦6月底在昌平某热盘购买了一套中叠户型,按照他的预期,他本来只能购买一套上叠户型,没想到开盘的价格让他如此“惊喜”。

小麦告诉《广厦时代》,他购房的预算在1200万元左右,之前看房的时候置业顾问给他报的预算一直是6万多一平方米,按照这个价格,他只能购买一套上叠的户型。而且置业顾问告诉他,上叠户型会比较抢手,按照他排号的顺序,有可能会买不到。因此,他还特意找了找人,想托关系订一套上叠。

该项目开盘当天,他早早地到了售楼处,选房时发现,实际销售价格比他预期低了不少。他的预算已经足够可以购买一套中叠户型。他介绍,算上排卡费等费用,他购买这套房子总房款在1200万元左右。与开发商签订了两份合同,具体的房款分为两部分。地上部分是正常的住宅,合同面积180平方米左右,合同金额是1170万元左右,地下部分签的是仓储销售合同,合同面积80平方米左右,而实际使用面积则有180平方米,同时还有赠送的精装院子。这样算下来,1200万元买到了超过35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这个已经超出了他预期,于是当时就订房签了合同。

小麦还透露,他认识的另一购房人则在当天购买了他原来看中的上叠户型,总价不到1000万元,即使不算赠送面积,单价也没有到6万元/平方米。

实际成交价低于购房人的心理预期,这样的情况在北京楼市已经很久没有发生了。在今年以前,二手房市场,购房人还在遭遇卖家一天一调价,几个购房人一起竞价买房。新房市场,在未开盘以前,购房人收到的是置业顾问一次又一次抬高的开盘预期价。买房人走进售楼处,收获的很少有“惊喜”,多半是惊吓。

房子滞销的几大原因

除了几个限价商品房凭借超高的性价比得以热销外,目前,大多数在售楼盘都存在滞销的现象。《广厦时代》在调查门头沟楼市时发现,在小小的一个区域内,10个楼盘进行着白热化竞争,而开盘价也是比着往下走。甚至发生了谁家开盘,别的楼盘销售员就举着“别着急买,来我家看看”的标语站在开盘项目的路边进行枪客。

但即使房子价格下降了,房子依然卖不动,都没有出现抢购的局面。数据显示,6月上半月,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共网签961套,与5月上半月相比下降28.2%,同比2016年6月上半月下降49.3%。原因何在?

首先,投资客离场,而真正购房者购买力不足。

自从中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之后,房地产市场渐趋冷静,从年初到5月份二手房成交量逐渐下滑,整体走势呈下坡路线,投资型购房者身影越来越少。据了解,以往投资客买房会运用高杠杆,交了首付,还月供至房产证下来便迅速出手,而眼下,去杠杆化的楼市现状让他们无路可走,尤其是高位接盘的投资客正在被市场报复,据某二手房中介负责人透露,目前传出的很多低价抛盘的消息,很多都是那些炒房者低价出售的房源。

而对于刚需和改善型购房人来说,目前买房门槛越来越高,贷款越来越难,不得不暂停购房的脚步。一位购买到了热销房的改善型购房人,最近却不得不选择退房。原因就是无房无贷款的她由于收入达不到覆盖月供的原因,不能交40%的首套首付,而是要交80%的首付,购房成本的增加对她来说是致命打击,退房、选择观望无疑是她最无奈的选择。

其次,开发商按兵不动,或拿少量房源回笼资金。

前不久,刚刚有传言部分高价商品房可能解冻,拿到10万元左右的预售价格,有关部门在昨天通过其宣传渠道发声:确保2017年房价环比不增长。并明确提出,严格商品房预售、现售的价格引导,对于申报价格明显高于前期或周边在售项目价格的,一律暂缓批准预售许可证或办理销售备案。

开发商指望政策松动看来又被泼了冷水。此前,很多开发商迟迟不开盘,有的是因为预售价格过高,建委没有批准,而有的项目则是被限价,不想利润受损,索性捂盘不开。目前,与买房人的观望期一样,大量的可售商品房开发商也进入了观望期。

京城北部几个重量级楼盘都是在售楼盘,但基本上是一个月卖不了一两套,倒不是因为卖不出去,而是开发商根本不想卖,缺钱了就推出几套放到市场上,这种“消极怠工”的做法是目前开发商们普遍的应对状态。

第三,买房人看衰预期。

3月至今,北京楼市迎来密集的政策窗口期,不仅有“317”新政(认房又认贷,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颁布,还对“假离婚”“商住房”“学区房”等政策可能存在漏洞的地方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对哄抬房价的中介也采取了严厉的措施,4月初,北京再次对房价祭出“杀手锏”——明确未来五年全市计划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年均1200公顷,保障150万套住房建设需求,其中自住型商品房将供地1020公顷,拟建25万套自住房。这就给刚需购房人一个信号:不要打破脑袋买高价商品房。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佚名)

仁恒房地产(www.brain-ai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