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让房地产回归本源

2017年8月17日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房地产的定位,正逐步落实。同时,面对当前大城市房价过高的现实,遏制房价上涨之余,解决好年轻人的住房问题,仍需要施政智慧。

2015年以来,中国上演了新一轮房价上涨,尤其是原本房价已偏高的大城市,过热现象十分明显。根据统计数据,去年9月份左右北京、上海、深圳住房成交均价在5万元以上,厦门、广州、南京、杭州等城市在3万元左右,其他热点城市亦不低。

房价非理性上涨,政府随之实施调控。去年以来,一系列引导楼市平稳发展、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的政策纷纷落地,截至2017年6月,全国已超过60个地级市、30个县级市出台楼市政策。这些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制度,对开发商、地产中介的严格监管,或是土地、旧改、租房等多渠道供应政策,以及资金端去杠杆、控制货币流向、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等手段。

调控已取得初步成效。成交方面,2017年上半年中指数据监测的30个主要城市,17个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下降,一线城市阵营的北上广深成交量全部同比下降,其中深圳上半年楼市成交量同比下跌56.65%,北京、上海成交量同比跌幅均超过30%。房价方面,根据今年6月70大中城市房价数据,15个热点城市中,同比看,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涨幅均比上月回落,回落幅度在0.8至5.5个百分点之间;环比看,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或持平。

可以说,通过一系列调控政策,大城市房价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市场交易稳中有降。而且整体上看,中国并不缺房子,根据统计局数据,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8平方米。大城市高房价是结构性问题,因此,年轻人在大城市面临的住房问题,理应成为房地产市场下步需要解决的重点。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种种迹象表明,不少大城市住房供应正从“重售轻租”转向“购租并举”。住建部上月要求在人口净流入、住房租赁需求旺盛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选取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单位。此外,北京提出5年内提供150万套住房,兼顾刚需购房人群和“新北京人”住房需求;上海则通过出让租赁住房用地、批复张江科学城规划租赁住宅,发展租赁市场。

长期以来,中国房地产发展“重购轻租”,有关部门对住房租赁不甚重视,基本上是任其自由发展。大城市房价一轮轮上涨后,年轻人买房越来越难,租房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不规范弊端明显:在大城市租房,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东不愿意到相关部门备案,不给租客办居住证提供便利,以及提前结束合同,比比皆是,这些弊端甚至影响到吸引人才支撑城市发展的相关战略。

无疑,与保障房、人才房等住房保障体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一样,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亦为满足住房需求、留住年轻人的有效方式。除了政府层面主导外,发展多层次住房市场也需要企业的参与。在住房销售遇到瓶颈并逐步回落时,部分开发商也开始了转型之路,例如万科提出“城市配套服务商”战略,对社区商业、长租公寓、度假、教育、物流等各方面的探索。

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的本源,既要用一系列调控手段遏制房价非理性上涨,同时在大城市高房价现实下,亦需通过发展租赁市场等举措,解决好年轻人的住房问题。换言之,重中之重是安排形成促进房地产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佚名)

仁恒房地产(www.brain-ai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