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商报》社评:遏制炒房就要疏、堵兼施

2010年4月12日

      前日举行的2010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主讲专家们提醒,没有永远上涨的房价,投资者别把自己炒成房东。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兼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说,让真正需要买房的人买得起房、住得起房、租得起房,这是住房政策的首要目的。政府不会保护投机买房人的利益。

      自去年3月以来,一度低靡的房市逐次回暖,房价节节攀升到令人仰望的地步。房市的红火景象,给那些炒房客带来了发财的良机。不久前发布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内地千万富豪人数达87.5万人,比去年增长6.1%。在这个胡润版的财富报告所归纳的4类千万富豪中,炒房者赫然列居其一。但这种炒房者占据千万富豪榜相当比例的现状,与其说是炒房者的荣耀,莫若说是宏观经济的悲哀、广大中低收入者为圆住房梦的噩梦。

      炒房,说好听点称之为投资或投机性购房,表面看来只是炒房者自己如何决定自己资金投向的问题,但我们知道,住房是一种兼具商品与民生属性的特殊商品。如果放任炒房者依恃拥有的资本肆意在房市中攻城掠地,购买大批商品房来囤积居奇,则意味着其对住房作为有限社会资源的不合理、不道德攫取。蓄意炒房恶果之一,就是为居高不下的畸高房价推波助澜,让广大民众愈加无力购买住房,让越来越多有着自住性住房需求的人沦为难以自拔的房奴。贫富差距由此拉大,社会收入分配不公的鸿沟愈加难以填平。

      在争议中拟定的物业税,将使炒房的成本大为增加;加强信贷审查,适当提高首付款比例和利率,以综合运用金融、行政等手段来抬高炒房的门槛,都是政府在遏制炒房方面可圈可点的举措。政府在遏制炒房方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但似乎仍显得力度有限,不能从根本上终结恶意炒房这种资本在房市上“击鼓传花”的游戏。但笔者以为遏制炒房,除了通过多种手段压缩炒房者的牟利空间以外,治本之策还在于给这些向房市蜂涌而至的民间资本开辟更多的投资途径,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投资空间。

      炒房是资本逐利天性的体现,但作为民间资本的游资不约而同瞅准房市这一个投资领域,千军万马挤上炒房这架独木桥,却也折射出目前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的单一。让炒房的民间资本从房市分流出来或是彻底退出,让城市公共事业、垄断行业向这部分资本开放,不仅有利于挤干愈显膨胀的房地产泡沫,让这一产业回归到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上来,从另一方面说也是通过向民间资本“借鸡下蛋”以推进公共服务、激发市场活力的积极途径。这种根本性转变,有待有关政府部门在给民间资本以均等投资机会进而创造公平投资环境方面的积极作为。

      就遏制炒房而言,如果说开征物业税、通过采取金融或行政的举措来提高炒房门槛是“堵”的手段,那么引导炒房资本向社会公共事业、垄断行业转移,则是善莫大焉的“疏”的方式。

来源() 作者()

仁恒房地产(www.brain-aid.com)